2025年1月9日,2018级博士生朱文、李枝蓉进行了毕业论文答辩,答辩题目分别为《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城市内涝预测预警模型研究》及《基于供水管网水力学时空特性的漏损识别与动态定位方法研究》。此次答辩委员会由尹大强教授、张海平教授、白晓慧教授、黄慰忠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舒诗湖教授、陶涛教授和信昆仑教授组成,由尹大强教授担任答辩主席。

答辩合影
朱文同学的论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降雨产流和汇流过程模拟的研究方法,创新性提出了基于图像分割的区域划分策略和失衡数据处理等数据增强技术,有效提升了产汇流模型的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构建了内涝预测模型的修正体系,研发了基于监测数据的标签补全方法以及不同属性标签间的融合方法,实现了模型预测精度的显著提升。

朱文同学答辩现场
李枝蓉同学的论文构建了涵盖特征分析、状态监测和识别定位的供水管网漏损诊断方法体系,创新地提出了基于互信息理论的管网监测点协同优化布置模型,研发了耦合管网时空特征的数据—模型双驱动方法,实现了既有漏损识别与新增漏损的实时识别,提高了识别准确率、降低了误报率;构建的耦合漏损特征的动态区域缩小策略,实现了漏损的快速准确定位。

李枝蓉同学答辩现场
答辩中,答辩委员会委员一致认为两位同学论文研究技术路线正确,结构清晰,模型方法合理,数据翔实,结论可信、写作规范。表明朱文、李枝蓉掌握了本专业领域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答辩过程中,表达清楚,回答问题切题。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同意朱文、李枝蓉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祝贺朱文、李枝蓉同学取得博士学位!此次答辩的成功,不仅展示了课题组研究生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也体现了课题组在供排水管网相关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未来,课题组将继续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解决实际问题贡献更多力量。